近年来,学习篆刻艺术的人越来多,尤于他们对挑选章料缺少一定的常识,常常将粗劣和隐裂的石料(许多石料在开采时因剧裂震荡,造成隐裂,而商店所售之石都是经过加工上蜡后再应市的,不细致审辨,很难看清其“庐山真面目”)误作佳石,给制印带来许多困准,影响篆刻水平的正常发挥,因此,学习篆刻了解一些章料的鉴别常识是十分必要的。
我国地大物博,可供刻印的材料非常丰富,哪什么样的石料才是理想篆刻的章料呢?一般说来,理想的章料可归纳为四字,坚、纯、腻、透。
坚 指石章的质地紧密,坚实,一般硬度三度左右较好. (石章用材的学名一般统称为叶蜡石,根据其硬度分成若干度次,如青田石中,温润细爽者硬度多为三度 )这种硬度的石章,易于镌刻奏刀,并能充分表现出苍劲郁勃,酣畅淋漓的金石气韵,即人们常说的“金石味”,但又不可太嫩,有酥松之感。印材通体应无缺损,裂纹。但寿山石中的高山石,常隐有“水痕”、“石筋”,并非石裂,只需油一浸即可消失,对治印毫无影响。
纯 指石章的质地纯洁,石色清净。尤其是浙江的青田石,内蒙巴林石则要求尽量无杂质(主要指砂钉,钢质等坚硬之物),无杂纹,无杂色,越纯越好。其色泽丰富,尤如寿山石中的天然巧色,有徇美斑烂之感者,被印家视为佳石珍品。
腻 指石章的石质细腻,有腻中带糯的感觉,切忌有硬块.一般的辨别法是将其朝光亮处一照,石肌是呈凝脂状为佳。
透 指石章的质地晶莹如玉,光泽剔透,名曰“冻石”。置灯光下呈透明或半透明状,故又称之为“灯明石”。冻石比一般的石料稀珍,它常被裹夹在普通石料之中,大料很少觅得,有一点要注意的是,有一种石料,徒具透明的外表,只要用指甲一刮,就有痕迹,这类石料常常迷惑着初涉印事者,却不宜用于刻印。
以上四点只是一般印材的鉴别方法,名贵印材非初学者所用,这里就不再赘述了。
|